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农村电商的尴尬:“三品一标”不齐全、物流配送难、营销理念落后

时间:2016-08-23 11:49:50 点击: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在此背景下,供销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优势日益凸显,将为发展农村电商带来诸多便利条件。”蒋伟告诉记者,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在乡镇一级的基层社、在农村的购销网点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完善的配送体系可有效破解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供销系统共有市级农资配送中心1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9个,配送网点达1538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8个,配送网点931个;专业协会130个、专业合作社611个。这些网点可有效连接快递企业触及不到的地方,把优质的农产品整合起来,抱团“触网”。

不过,蒋伟也指出,针对不同的农产品要给予不同的营销方式:大宗的农产品要依托自身优势搭建电商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加工后的农产品可以走传统的电商渠道,采取类似工业品的物流方式;对于有特色的鲜活农产品可以引导其走品牌化道路,提升产品附加值。

“和工业品下行可以摒弃中间环节从而节省成本不同,农产品上行往往会因为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成本的大幅增加。”蒋伟表示,昆明的很多特色农产品体量不大,可考虑通过众筹等方式共同做大品牌影响力。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和引导,让电商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让更多的农产品从大山深处走到城市的餐桌之上。

昆明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胡晓玲:

缺的不是渠道而是营销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保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这片松树和栎树混交林中,单珍卓玛正在和妈妈寻找精灵般的食物——珍贵的食用菌松茸。”这是《舌尖上的中国》所呈现的开篇美味。节目播出,网上的搜索量和购买量也在直线攀升。

不过,在昆明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胡晓玲看来,云南发展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关键因素并不在渠道,而在营销,会讲故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云南的农产品在省外有很好的口碑,包括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等都和我们有过接触,希望把好的云南产品推出去,但受制于包装、设计等因素,很多产品并不受待见。”胡晓玲说,大的电商平台需要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的云南农特产品,但云南人自己并不太会讲故事。

以昆明市电子商务协会与光大银行合作的“云南购精彩”项目为例,在一次产品公开征集中,协会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的200多种农产品,但初步筛选后只剩下30多种,最终审核后只有10多种达到要求。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人把农产品放在了网上,但没有营销的概念,包装设计没有品位,在淘宝800万家店铺中,消费者为什么一定要关注你呢?”胡晓玲说,不管是产品推广还是平台建设,传统的“大而全”已经很难有生命力,“小而美”的市场模式才能脱颖而出。

此外,胡晓玲也指出,“花钱买流量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高额的线上推广费用已不是个人、小微企业所能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带领一方百姓借助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政策背景

省市利好政策助推“双向流通”

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网民达1.95亿,农村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增加,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农村网购规模已超过3530亿元,同比增长94.3%,预计2016年将超过4600亿元。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农村电商,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