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在亚太地区迎来新机遇
蕙嘉琳:高效的物流,尤其是空运,依靠的“硬件”主要是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软件”则是管理使用资产和货物流动的规定。虽然过去20年中国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物流成本依然很高。2013年物流成本占中国GDP的18%。这是发达国家的两倍。2013年和2014年,美国物流成本分别占GDP的8.4%和8.3%。
中国正在迅速解决“硬件”问题。在过去3年里,中国投入了超过31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16个新机场。行业预测显示,到今年年底,中国将有230个机场开放。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在扩大道路网:自2000年以来,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以每年超过16%的速度增长,目前已居世界第二,到2012年超过75000公里。
除了“硬件”条件改善外,中国还需在“软件”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精简机构、简化许可、放宽准入条件、消除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重复程序等。减少上述障碍,节省成本可以帮助包括联邦快递在内的企业扩大业务和服务,最重要的是会带来新的、高收入就业机会。
记者:联邦快递将如何适应亚太区自由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蕙嘉琳: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多样化的市场,像联邦快递这样的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检视和调整服务及解决方案,以确保领先,适应客户的发展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坚持在本地市场把“解决与创新”作为战略方向的一部分。物流公司需要不断改变运营方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是通过航空网络、创新还是扩大解决方案组合。我们必须跟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客户在可靠性、灵活性、速度、能见度和整体期望价方面的需求。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