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分享经济将如何发展,又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听国家发改委权威解读

时间:2017-07-25 17:35:36 点击:
来源:国家发改委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再次,分享经济是助力创新创业的有效模式。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例如,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批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核心的共享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分享经济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组织整合社会资源,越来越多的资源提供者通过互联网等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和降低创业成本。

问:《意见》在形式上只有非常精炼的16条,请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此外,该文件还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和特点?

答: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行动深入发展下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向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渗透,变化快,范围广。在研究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分享经济的主要特征、面临问题等进行了认真研究。按照言简意赅、讲求实效的原则,就分享经济的发展思路、保障措施等概括总结成为16条内容,组成了《意见》。《意见》重点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在预期引导。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的文件,《意见》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旨在营造包容创新的制度环境,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鼓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信心。《意见》将为后续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出台分享经济相关领域和区域的政策文件明确方向。

二是明确内涵特征。鉴于分享经济变化快、渗透广,作为指导性文件,《意见》没有对分享经济进行严格定义,而是对若干关键共性特征进行必要阐述,兼顾包容性和辨识性,以便统一各部门、地方以及社会各界对分享经济的认识,更好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

三是强化管理创新。发展分享经济关键在于推动管理创新,探索构建各级政府、平台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治理体系,实现共享共治,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意见》充分考虑分享经济跨界融合特点,坚持分类指导思路,避免用“老办法”、“旧思维”管理“新事物”,强化地方政府自主权和创造性,做好与现有社会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衔接,完善行业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

四是强调规范有序。在鼓励分享经济市场开展有效竞争基础上,《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建立科学有效的分享经济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监管与防范,对损害消费者权益、侵犯知识产权、不公平竞争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营造新旧业态、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五是完善制度保障。《意见》提出了信用建设、公共服务、劳动保障、税收政策等若干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强调建立政府和企业互动的信用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鼓励创新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分享,以及研究完善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特点的税收征管措施等内容。

问: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目前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

答:分享经济是对资源利用方式的一次革新,将对传统经济模式、市场格局、消费方式和就业结构等带来影响和冲击。我国分享经济在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认识不统一、政策尚不健全、平台能力不足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主要是:

一是认识尚不统一。分享经济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但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不规范问题,造成各界对分享经济这一新型业态存在担心和忧虑,需要政府释放积极信号,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充分释放分享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共享经济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