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5大趋势组成供应链的新方向
特别在中国营销端的互联网化,品牌的互联网化,比欧美应该是领先十年以上的,很多玩法已经非常极致了。而且,我们零售业的互联网化占比是非常高的,达到13%左右,欧美也只有英国可以达到这样的占比。
但是在整个上游,包括分销端,生产制造和采购的互联网化才刚刚开始,我估计互联网化占比只有5%左右,甚至更低。而整个制造互联网化,就是现在方兴未艾的智能制造和工业4.0,仅仅是凤毛麟角,所以这方面潜力非常大。
(三)第三个趋势:供应链的起点是研发和设计环节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都能够体会到设计和研发已经决定供应链80%的成本,决定你的运营、生产和物流的成本。一个商品设计出来,已经决定了它是否能滞销,是否会形成库存。它设计出来,你就知道他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整个物流配送的成本是多少。
所以在整个供应链的后端去花很大精力做流程改善、成本节省,也只有20%的空间。所以新品的研发变得非常关键。在这个环节,我们必须用新的技术、包括大数据、AI去提升整个研发过程的效率。
这个非常好理解,在个性化时代,产品的批量越来越小,过去新品研发成本可能是1万块,批量10万件,摊到每个产品上研发成本只有1毛钱;但现在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小批量,一个产品出来只能卖300-500件,你的研发成本如果还是1万件的话,你的研发成本分摊就会非常高。
(四)第四个趋势:弹性,敏捷,智慧会成为供应链非常重要的特征
弹性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柔性供应链部分,是指产线和供应链体系,能够在个性化、小批量、大批量之间自由切换,同时交期、成本不会变化很大。
比如,现在国内一些企业,青岛红领做西服定制,索菲亚做家具定制,生产一件和一万件的成本是差不多的。弹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随需而动,实现供需和谐。
另外就是敏捷,我们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要快速出货供货以捕捉市场需求。所有的行业都能感受到“快”这个趋势。
例如,服装行业,过去提前6-9个月做设计,现在只能提前3-4个月,一些快时尚的企业,现在像zara这样的企业也就2-3周的时间,从设计到摆上货架非常块。
还有智慧化。我们最终要实现商业智能,这里面有三个主要要素,第一个数据,第二算法,第三产品,首先我们要产生数据,实现初始化过程,这是成本很高的过程,但必须做,有了数据通过算法,最后产品化,才能实现商务的智能化。
(五)第五个趋势:人工智能在整个供应链领域的每个环节都发生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现在已经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比如天猫超市的数据化选品,还有智能补货系统。当一个企业管理的SKU数非常巨大,比如几万件的时候,比如通过机器算法的工具去做。未来智慧门店里怎么陈列,装修风格,其实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的方式指引。
另外一个工业4.0我们都知道MES系统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产品。MES可以实现生产工序每一个设备的在线化,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自动排产,多款式混合自动排产。
一个生产线可以生产多个品种,前提是我必须知道哪个工位,哪个工序、哪台设备是空闲和冗余的。所以在整个流程上,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又很多应用的空间。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我们做供应链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零售端更赚钱,而不是让自身的效率更高,所以整个供应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产销的协同。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