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本 用体验塑造零售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东京代官山有个“一站式女神集合店”Maison Iena,它把女性的生活场景分为16个,包括从早上起床去烘培蛋糕、煮咖啡,白天交友、看电影、约会,一直到晚上沐浴更衣,把商品品类按照这16个场景分配。
尊重消费者,塑造优越感。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就真正把顾客当“上帝”,并将“顾客优先”的企业文化固定下来。要求店员面带笑,并一整天都要求保持店面开张时的那种紧张感觉;即使人数较少,只要进到店里来的顾客就是“上帝”;即使不买商品,顾客也是“上帝”。
在面对客户投诉时,即便被顾客说了不开心的话,也要求要笑脸相对。还要求尽量记住每一位顾客,去某家商店购物,隔几个星期再去那家店时,面孔也会被认出来,并对你微笑和打招呼,这对顾客来说是最大的喜悦。
在信息时代,日本零售业让原本销售商品的企业演变成了提供信息的企业,他们开始使用并普及POS机等,引入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消费画像,了解消费者行为,重新建立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将信息反馈至生产。
零售企业希望能建立一个可随时监控“经营数据、顾客、行业、市场流行趋势”的组织体系。目前,其电子商务、全渠道、O2O发展历史都不长,却涌现一批企业以各种模式实现O2O。资生堂异业合作的网上销售,加强与顾客互动,最终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永旺与雅虎合作,线上发放优惠券,线下实体店使用;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应用GPS技术,获取顾客数据,分析购买行为;优衣库设立社交网站,利用商品评价引导激发顾客购买。
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在其著作《零售的本质》,给我们介绍了其零售哲学和经营理念:零售的本质就是高效地为消费者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换成目前新零售时代的背景,零售的本质是无时无刻地始终为消费者提供超出期望的体验,而用户为体验买单。如何提升体验,就成了零售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思想。
零售思想的演变
随着消费的升级,产品品类结构、业态、服务和体验的变化,零售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以货为本、以店为本、以人为本”三个阶段,并向着“以心为本”的阶段进化。
以货为本的阶段。
是各方面物资都比较匮乏,市场供需都严格把控,大量生活用品采取配额制,通过粮票、布票、煤油票等媒介进行交换的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只要被生产出来,就一定能卖掉,而且还供不应求。零售企业都是以产品为导向,核心竞争力的是如何进到货,哪怕是在“黑市”上,什么终端、服务和体验都是不需要考虑的。
以店为本的阶段。
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开始丰富,人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产能不断提高的卖方经济时代。这时候,大量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各种业态开始多样化。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则是店铺,经营者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店铺做大做多,并引入更多的商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以人为本的阶段。
是物质文明生活的极大丰富,产能开始过剩,商品供给开始大于需求,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的买方经济时代。消费者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并且转移成本非常低,零售业成了红海市场,零售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则是服务,为了争夺消费者,纷纷开始打造功能多样的终端,招聘美丽优雅的店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用户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