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加生鲜电商加新生鲜三者一台戏 要唱哪一出?
最近两天生鲜电商许鲜出了一些状况,据说在清算了,引起热议。去年青年菜君融资跳票时,也是引起大家对生鲜电商这个行业的一些议论和思考。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多年的耕耘,很少看到振奋人心的消息,更多的都是某某倒闭某某关门的消息。
马云的“五新”战略提出后,现在热点已经在朝着新零售和无人便利店(无人自提设备)发展和转变。其实几年前,天天果园尝试过O2O直营店,本来生活也做过本来便利,后来的优食管家也做过线下直营店,可惜都失败了,这些应该也算是“新零售”的提前尝试吧。
生鲜电商,给人的感觉像是整条赛道集体踏空了,还没有等到苦尽甘来,整个画风全变了。
此时可以严肃的问一个问题,新零售一定对吗?生鲜电商就一定错吗?
下结论之前,我们可以先分析对比一下传统生鲜和生鲜电商的区别,然后再比较传统生鲜、生鲜电商与新零售的“新生鲜”的不同之处,猜猜未来大致的可能方向是什么,总不会显的那么盲目,完全被马云给带着跑。
传统生鲜和生鲜电商最主要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无非一点。传统生鲜是见面见货交易,生鲜电商是非见面交易。大家觉得,未来见面交易占主导还是非见面交易占主导?哪个效率更高,哪个才是未来的主流生活方式?你认可哪个,就去做哪个。
传统生鲜模式,见面交易主要是解决了商品当面检验确认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很多人把这个环节叫做“体验”,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所有的“体验”都是在对产品质量做感官检验,再和心中预期价格做匹配,然后才产生购买行为的(转化)。农产品是非标化的产品,顾客非常依赖于这种当面质量检验的过程,才能使交易进行下去。
生鲜电商模式,是非见面交易。顾客天然对没有经过自己检验的商品有担心和怀疑,对到货商品的预期和兑现,会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个只要做过农产品的一定心有体会。很多做生鲜电商的商家都会有一种顾客特别挑剔的感觉。这个交付环节上顾客的满意度,决定了很多很多生鲜电商的客诉率、复购率和留存率等一系列运营数据。
在农产品非标准化的客观条件下,生鲜电商的满意度比不上传统生鲜,这真的不全是生鲜电商的错。只是生鲜电商这种非见面式交易的模式,对供应链的要求比较高,传统供应链主要是为传统生鲜模式服务的,没法带动生鲜电商这辆现代化跑车。
生鲜电商被诟病体验不佳,在整个生鲜电商迷茫之际,随着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甚至最近无人零售概念店的出现,整个生鲜电商业态被注重体验的“新零售”概念一下子兜住了,大有整体转型之势。
“新零售”能催生“新生鲜”吗?
盒马鲜生,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体验”中心,但是它的体验并不能简单和传统生鲜那种见货交易模式等同。它让顾客在里面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吃,吃不了还可以网上买。我理解它就是一个大型版的O2O,据说盒马的订单有超过50%来自线上。说到底,它是一个用线下“体验”来抓流量,引导到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模式。它本质上还是一种非见面交易的逻辑,所以它对供应链的需求跟生鲜电商对供应链的需求应该是差不多的,都是需要一整套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的支撑才能高效运转。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