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无人便利店都出来了 超市门店对接O2O还是机会点吗?

时间:2017-07-05 11:34:18 点击: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雾江岛主

条评论打印收藏

看到一篇有关京东和正大集团旗下在中国的零售门店全面合作的报道。笔者观察互联网企业O2O业务有一段时间了,最近感觉到有些心得体会需要说出来和同行们分享一下,以免若干年之后出现大家回想这些年的作为,感受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O2O加速零售企业电商化,帮助零售门店做好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个主意在中国的落地始于2012年的社区001和卜蜂莲花北京的合作。据说合作当月就给门店带来了几十万元的“额外”销售,而代价只是区区的几百个纸板箱和塑料袋。

2012年在中国被称为生鲜电商元年,这一年对于配送成本应该占比销售额多少才是合理的这个话题在业内有很广范围的讨论,基本观点收敛在“Amazon在美国能做到12%左右,国内要是能在15%之内搞定,那就能打平”。社区001仅收2%平台费无疑是平地一声雷,很快就有10多家各个品牌零售门店签约。

到2014年底,这个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11个城市,100多家门店。原本在外卖行业厮杀的美团、百度外卖也开始探讨这种对他们来说是长尾的业务。似乎利用饮食外卖与零售消费的时间段上的天然差异,能够较快较理想地解决外卖快递员的空置时间段,为配送员与外卖网站双双喜闻乐见。很快他们也加入了尝试。

横空高调出世的Dmall也迅速在全国各地签约门店,再被零售同行发现他们的物美背景之前,号称已经搞定数百家各品牌门店。

到这个节点为止,其实都“挺美”的,零售门店拓展了销售,“从其他门店抢到了顾客”(O2O公司推销签约时常说),最关键的是通过一口吞入的这个“大力丸”,似乎被电商抢去市场和顾客的仇就这么报了。

对于O2O公司来说,除了模式过重而不堪重负的社区001和有物美爸爸的多点之外,长尾的零售业务的确也起到了解决空置时间段的问题。但似乎有什么不对劲,对于每家门店来说,业务增长到每天200单的时候就不再涨了。再多了门店也有点受不了,毕竟送货员在店里跑来跑去的也影响顾客购物体验。

京东成立了京东到家,并收购了立志做“众包平台”的达达。除了帮助门店做简单的代客购物送货到家之外,听说还“好心”的帮助门店做产品信息的数据化,也就是常说的“商品详情页面”。似乎电商的春风确实吹进来了。

订单数继续涨上去,当然也许有那么点补贴的因素,但毕竟自己不掏一分钱,何乐而不为呢?!

京东超市开张,似乎一夜之间,这家做3C起家的网络新传统零售公司就成了浸润零售超市也多年的老兵,品类管理、供应链协调都做的很好。这是哪里来的“赋能”?似乎不难想明白吧,毕竟那么多超市的跑腿也不是白干的,顾客分布也有了,商品结构也熟悉了,所有的交易数据都在自己手里。

收购了1号店并牵手沃尔玛之后,与南方的天猫超市一决雌雄的态势已经很明显。短短半年,这一南一北两家网络超市一路攻城略地,销量越飙越高,俨然已经匹敌国内10强超市。

那么在现在这个节点上,再和O2O合作对零售超市来说到底有没有好处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看这么三点:

1、对原有零售业务有没有提出改造要求,比如商品信息数据化,库存信息同步,配货货架的陈列调整,进货周期和进货量的改版等等

2、对上游供应链整合的建议

3、对商品价格和成本结构的建议

如果不提这些,而仅是简单的接入商品提高销售,或是说帮着“激活同区域其他超市顾客”之类的,那就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无人便利店,零售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