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接盘后 速递易绝境求生仍存变数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智能快递柜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困局”的企业,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泰控股)旗下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我来啦)依靠其速递易智能柜业务曾一度将母公司推向五百亿市值的巅峰时刻。然而在智能快递柜业务后续竞争者陆续入局,且业务发展前景尚未明朗的外部环境变化之下,三泰科技的业绩却在两年内经历几乎“跳水式”下滑,甚至已经开始为曾经的“明星”业务开价寻求接盘者。
业绩巨跌祸源速递易
4月20日晚间,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积极与相关各方就具体重组方案进行进一步商讨、论证和完善,有关各方及相关中介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商务谈判、尽职调查等各项工作。”而“鉴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实际上三泰控股自3月31号便已经因“涉及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停牌,并在4月14日再次公告称“确定筹划中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因此继续停牌至今。
一位接近三泰控股的知情人士在4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资产重组实际上是在为持续亏损的智能快递柜业务寻求出路,可以是出让一部分股权,也可以把整个业务完全打包出售,“最好的方式是引入一家重量级的快递企业进行股权合作,既可以保证稳定的业务支撑,也能够借助其渠道完善自身的业务网络,这对于持续巨亏的速递易业务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出路。”
但对于速递易而言,此时的江湖早已不是这个“外人”颇有些异类地强行切入快递产业链时的模样。
2015年6月,中国最大的几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申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与仓储巨头普洛斯宣布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同一年中国邮政也宣布开放5000家邮政自提网点,同样也宣布面向所有快递公司提供服务。而由云柜、富友和中集e栈联手组成的创赢联盟也加入战局。
快递巨头与国资相继加入智能快递柜蛋糕的争夺,使得没有任何快递业背景的速递易先发优势逐渐被抵消殆尽,直接影响便是业绩下滑市值缩水。
根据三泰控股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在2015年亏损近3800万元,但2016年亏损幅度惊人地猛增至12.6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244.99%。而在3月31日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也宣布预计将有2500万至3500万元的亏损,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很可能将面临最终退市的风险。
三泰控股将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归咎于主营业务速递易的影响,其在财报中以“探索新的广告运营模式,预留部分广告资源位,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等看起来并没有太大说服力的理由对于“高台跳水”式的利润下滑和巨亏予以解释。
国资招安?
对于未来速递易究竟何去何从,日前有消息称中国邮政正在洽谈入股速递易,涉及20亿左右的交易额。
但三泰控股方面一位人士在4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切进展以公告为准,4月28日会发布最新的公告。
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邮政与三泰控股谈判并不顺利,收购价格以及并购的作用使得收购方从一开始较为积极的态度逐渐转冷。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