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下 如何做B2B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个特征,散。散说明一件什么事情?就是我们过去想通过合同物流或者三方物流的玩法来解决城配很难。因为过去的玩法就是我先建一个运力池,我对它把控。但是你发现这么散的需求你搞不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做到你的车辆遍布全城,如果你想要它的时效高、服务好,你必须是永远是离货最近的那个车去接。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它天生就需要社会运力去解决。如果说我们用三方或者用合同物流的思路来做城配,效果都不好。
城配这个领域一定需要一些领军企业,这些企业要搭建一些行业的基础的标准体系,因为这个行业确实没有任何的标准,他要去定准入的门槛,价格的标准、时效的标准、安全的标准和服务的标准;同时要能够提供全链条的解决方案;另外还能够对不同行业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服务。
三、解决方案
我们对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分为4个部分:一块叫运输、一块叫仓储、一块叫IT,一块叫金融:
第一块:运输
就是我们会对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细分的解决方案。比如共享单车,市场上共享单车那么多家,什么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呢?第一个,怎么做到你的单车能够实时动态地遍布全城各个角落,让每一个用户能够随时的拿到这个单车;第二个,单车坏了之后能不能够快速地收集起来,返厂,维修再出来;第三个,大家知道这个单车在哪造的吗?北京的单车基本都天津生产的,这个单车生产的时候都是一堆零件,不是完整的车出来,它是零件,运到所在城市进行安装和投放,所以它实际上需要的是送、装、配一体,不是说你拉到就了事,拉过来都是零件,它那个密码锁这些都要重新安装的。所以你会发现共享单车的核心竞争力不在单车本身,全在它的供应链体系。
所以表面上看你觉得是几个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他们背后所选择的物流的供应链体系之间的竞争。当然,这些公司,因为大家知道基本上全是互联网公司,其实不太有比较线下重运营的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其实也就是他们背后的这些做供应链的服务商之间的竞争。
第二个:仓配
基本上我们会在每一个城市布很多仓。以杭州为例,杭州目前我们有4个仓,仓的分布规则就是把这个城绕一圈,中间织一个网。基本上会布这种实体仓,运营由我们自己来做。
因为城配有两种场景,一种是点对点的城配需求,比如说我就在杭州生产出来的,我就运到杭州,你生产出来之后你就放到仓里,可以先提货,共同配送。还有一种是外地来的,打个比较,随便说,北京制造的,拉到杭州,先在杭州我的仓里面落货,落货之后我再送过去。不管哪一种场景我都要给客户提供仓配一体的服务。
第三块:IT
涉及到一些智能排线。这个在门店配送比较常见,包括一些智能的管车,LBS的一个定位,轨迹可视,包括电子回单,我们之前有一个客户,可能大家知道,去年9月份在杭州开了一个会,G20杭州峰会,我们是G20杭州峰会的城配的服务商,他对这一块要求特别严,就是车辆的LBS定位和轨迹,因为他会有一个系统来跟你对接,他会要求说你所有的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能停,发信车一旦停,不管停几秒钟,但红灯除外,要求你这个车重新再打回去,重新回仓,重新卸货,再装货,再过安检,再出来。
所以整个过程中运单一旦启动,他的工作人员会盯着这个东西,所以他要求特别严,你不能停。包括每一张回单他会要求非常及时,你有没有送到酒店,对方有没有签收,因为他必须保证那个货物在过程当中是直达的,不能在过程中是经了谁的一手或者到了第三方那个地方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