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鲜电商到底该如何捍卫冷链安全

时间:2015-09-08 17:25:43 点击: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这两年来,有不少省市都采用了生鲜产品包装上添加二维码可追溯的手段,只要一扫二维码,其生产过程在屏幕上就能全部显示出来。

生鲜电商要捍卫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陈兴垚指出,更要推广二维码在生鲜产品上的应用,涵盖的信息甚至要细化到包括加工厂、生产日期、养殖场地点、饲料、苗种、检测标准、检测时间等。

冷链物流是关键

顺丰优选、京东生鲜、1号生鲜、喵鲜生、苏宁易购、亚马逊生鲜纷纷跨界冷链物流,这也是生鲜电商区别于其他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关键点之一。

界面新闻曾报道过,中国每年在物流环节上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两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而造成这种浪费的罪魁祸首,正是冷链物流的落后。

连志军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任何商品品质出现问题时,就必然会给企业整体品牌信誉带来很大危机,要做得越来越严格。”为此,顺丰优选加大了对生鲜仓储及物流环节的监测,包括对仓库定期性的检测、物流环节的温度控制检测,“从各个能想到的通环节都要检查”。

陈兴垚介绍,首先“冻”的环节就要符合标准,比如速冻超过两个小时,在零下20摄氏度低温以下才能转到零下4摄氏度去存储。在速冻环节,保持零下二十几摄氏度一小时的投入成本其实很高,很多企业在这些环节会偷工减料。本来要冷冻4小时的缩减成了2小时。正常情况下,冷冻4个小时后再往外配送,历经10个小时的运输问题也不大,但是缩减成2个小时的冷冻,就会出现生鲜食品的安全问题。

在冷链中,生鲜食品的交叉污染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据悉,很多企业为了减少不同生鲜包装间的交叉污染会进行分仓,订单要进行拆单,这些都会加大运营成本。“但是,这是必要的步骤,比如食品和非食品分仓就减少了污染。”连志军说。

如果消费者订了四五件商品,后来发现来了两到三个订单,这就是生鲜电商按照不同的温度水平拆单,为了满足不同送货时间可能先后到达。连志军坦承:“这种拆单造成用户体验不太好,但是却有了安全保障。”

多种模式将并存

生鲜电商在冷链的打造上成本之高众所周知,但成本究竟高到哪个程度?生鲜电商沱沱工社曾表示,其自营冷链每配送一个订单的成本在50元左右。而顺丰根据其在北京六环以内平均每天的订单数和配送成本计算得出,每个订单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约在47元,这还不包括仓储、IT、客服系统成本。

陈兴垚也表示:“我们都是大批量,不是对消费者的小批量。大批量的装肉的货柜不要装蔬菜,也不要装熟食,这个环节相对好做一点,每一次都是十吨、二十吨,一个冷柜一个车。如果是面向消费者,可能一个人就买了几斤,生鲜电商因此会有压力,而且生鲜电商在投入上也有严格的要求。”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冷链安全,冷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