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观点 > 正文

王晓峰:凭什么认为我会输?

时间:2017-02-27 10:21:13 点击:
来源:混沌研习社 作者:徐克臻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一辆自行车占地一平方米,可以想见,大量闲置的自行车将占据多少公用土地。
摩拜希望自己的车,可以不必如此:不会生锈,烂在马路上;不会天天掉链子、断车条,车胎漏气,需要维修;车型最好普罗大众,男生、女生、高个、矮个都可以骑。

一个要求接着一个要求,最终等同专门定制,代工厂商应接不暇。数十年维持现状的产业,适应不了突变的节奏:“我过去二三十年都是这么做的,你提的要求不合理”。

“我说我想要一个一分钟可以把车轮拆下来的设计,没有人理你”,王晓峰的讲述中,充满了自行车零件,最终,这种漫长的沟通定制,转化为自建工厂,自行研发:“连狼狗都是我们自己的”。

原创注定痛苦:“好多东西没有办法抄。别人可以抄我,我却没有办法抄别人”。摩拜的可调节车座,灵感来自于可调节的办公椅;没有辐条的轮胎设计,受惠于汽车轮胎的启发。

“这个世界还是挺辩证的,选择重资产模式,也会有些没有想到的好处”,王晓峰说,“比如你研发团队磨合好了,新的设计就会很快,要一个什么功能,他们很快就能做出来。不是说重资产就不行,重资产还有壁垒呢”。

王晓峰还开玩笑地补充了一点: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每天看着这些车,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这多踏实啊”。

投资人的确很满意。愉悦资本的创始人刘二海,摩拜单车的首轮投资人之一,他在混沌研习社讲课时,也提到了轻重资产的问题,他这认为并不重要,还是要看商业本质。

尤其是摩拜单车的“物联网”思维,大受刘二海的认可:“太有价值了,否则车放哪儿都不知道,车被用户拿家去了你也不会知道”。

提起通过APP对用户的数据追踪,王晓峰的语调也会兴奋得高昂:其他人只能靠猜,而我们有能力观察供需之间的平衡点——到底需要生产多少辆车,什么地点需要多布置车辆,什么地方不需要那么多车,我们都可以有效控制。

“你现在问我颐和园周围有多少辆车,我马上就能告诉你,不用派人去数”,王晓峰将重点放在了这句话:“我们是个技术公司”。

“你不怕我是骗子吗?”

不管共享单车多么热乎,“自行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不是担心,这是事实”。王晓峰答得很坦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漫大街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已经成为过去,永久二八大杠自行车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永久回忆。自行车,正在从交通必备工具,成为一种“怀旧情怀”的寄托品。

中国的自行车销量正在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有的自行车商铺的下降幅度甚至达到50-60%。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以及美国、西班牙等进口的自行车品牌都在2016年出现了全线性的大崩溃式下降。越高端的自行车销量下降的幅度越大。

“自行车越来越少”,王晓峰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汽车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贪图安逸,自行车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了”。

但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自行车事业”,他觉得,这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人们不再需要自行车,而是人们不再需要现有的骑车模式。

即使是自产自行车,尤其是在今年1月与富士康合作之后,摩拜单车的总年产能可超过千万辆,单纯地售卖自行车,已经不会是摩拜的选择。

对于王晓峰来说,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原来也有好几个不错的车,但是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是天天都骑”,王晓峰用自己的经历阐述这其中的原因——去办公室,自行车还要走客梯;加班到深夜,很累了直接打车,第二天又没有车骑。

但事实上,车还是需要骑的。

“有一次我去上海新天地请人吃饭,那里特别绕,我走来走去,怎么找都找不到,烦躁得不行。一怒之下到外面找了一辆摩拜,骑到新天地里,找到店我再骑出来,自己走过去”。王晓峰回忆起那段经历,“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感觉。

2016年年初,在朋友圈、微博上,“小橙车”声名鹊起,验证了王晓峰的这种感觉是具有共性的。

自行车被认为是一公里内最佳交通工具。摩拜单车打出的“最后一公里”口号,不仅契合了这一特点,也满足了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无法覆盖的空缺。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王晓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