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机场国庆货邮量创新高 国际枢纽能级再跃升
10月1日至8日,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超1.4万吨,同比增长7.7%,创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历史新高。10月2日,花湖机场开通首条直飞西班牙的定期货运航线,有效推动了湖北与欧洲轻纺工业产业联动。
“刚到的三文鱼,快来取!”10月4日10时52分,从挪威飞来的B763全货机平稳落地。海里家里鄂州店老板卫国锋赶往机场,提取了6条新鲜三文鱼。从挪威深海到鄂州餐桌,空中航程约8000公里。一条三文鱼的“跨洋之旅”,见证了花湖国际机场从“物流通道”迈向“经济枢纽”的变迁。
截至目前,机场已构建起连接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9个国际节点城市的空中大通道。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超108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超36万吨,同比增长138%,拉动湖北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货运航班量达到2.76万架次,仅次于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位列全国第四。
航线织密成网,通途气贯山河。今年以来,花湖机场“货”力全开,新开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等18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列日、布达佩斯、香港等6条国际货运航线,辐射五大洲、服务全世界。与此同时,进一步深耕国内,新开了新疆博州、西藏拉萨等4条国内货运航线,国内“轴辐式”货运航线网络已然成型。
“货到花湖快,货在花湖畅”成为现实。鄂州花湖机场以日益完善的航线网络和强大的中转能力,打通了内陆开放“空中出海口”。依托发达的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花湖机场吸引了大量长三角、珠三角货物前来中转,国内货运航线达59条、覆盖54个航点,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形成了高效协同的集疏运体系。花湖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和地区货运航线48条,已有92家航空货运公司、2.1万家企业(覆盖12个行业)通过花湖机场开展贸易,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货邮吞吐再创新高,枢纽发展拼劲十足。今年以来,花湖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达85万吨,位居全国第五;货运航班量达到2.73万架次,稳居全国第四;货运航线达到109条,数量全国第一。
外贸稳增长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今年以来,花湖机场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37万吨,同比增长132.9%,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鄂州海关介绍,今年1—8月,在花湖机场日均监管电商出口货物约68吨,花湖机场出口跨境电商货物达1.6万吨。
功能丰富、转运方便、通关高效、服务优质是航空货运枢纽的重要竞争力。3月19日,花湖机场南区国际2号货站投入运营,可“一站式”完成收运、清关、海关查验、安检、组板等全流程作业,实现货物收运到机坪装卸的无缝衔接。6月30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智慧公共国际货站项目正式开工,年保障货邮吞吐能力为60万吨。预计到2026年初,花湖机场货站年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170万吨。
此外,花湖机场主动对接客户需求,以“流程优化”破题,实现了跨运单、跨货站、跨航企、跨国界的全流程畅通,打造“E转全球”空空中转服务品牌,推出特色专线服务,不断挖掘货邮吞吐量新增长点。已开辟第五航权航线达7条、国际空空中转产品线路56条,国际空空中转货量突破每周1200吨,同比增长361%。今年花湖机场保障国际“空空中转”货物超3.5万吨,是去年全年的91倍。
平台阔,经济活。花湖机场通过东莞、无锡、贵阳等7个异地货站和“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把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资源和中部的人力、土地资源串起来,形成“东部搞研发、中部搞制造、全国卖产品”的分工模式;面向全球,在意大利米兰、阿联酋阿布扎比设置海外仓,让中国制造直达海外市场,同时把“全球好物”引进来。今年通过花湖机场进口三文鱼、波士顿龙虾、榴莲、青蟹超1.4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53.0%、488.7%、383.7%和442.9%。截至目前,已有92家航空货运公司、2.1万家企业(覆盖12个行业)通过花湖机场开展贸易,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花湖机场已成为中国链接全球的“重要门户”。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栖。8月15日,东航物流华中生鲜港/医药岛项目在花湖机场综合保税区内启动,年底将新增一座年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的进口三文鱼加工厂,助力湖北成为进口三文鱼中部集散中心。3年来,花湖机场的产业“磁吸力”日益强劲,累计吸引22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户机场周边。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建成投用,英佛曼纳米材料、德玛克半导体等25个制造业项目正加快建设。
凭借“109条航线+跨境电商综试区”双引擎驱动,以及B型保税物流中心高效运行、单架次货机15分钟通关等优势,花湖机场正有力拓展“中国制造”出海新赛道,链接五洲、畅达四海。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