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再发中欧班列 持续打造陆港枢纽
9月6日,北京平谷马坊铁路站一派繁忙景象,满载着家电、服装、生活用品等55个40尺集装箱的班列整装待发,预计14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这“双向奔赴”的繁忙景象,正是中欧班列连通中外、赋能贸易的生动写照。
据该班列运营主体京平国际陆港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年末,该班列计划累计开行10列。开行2年多以来,中欧班列运输品类日益多元,运力服务不断升级,合作市场越扩越大,助力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当前,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已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与京滇·澜湄线国际冷链专列(北京—老挝万象),今年6月又开通了北京平谷—新疆和田—中亚的京疆亚班列,形成覆盖欧洲、中亚、东盟的多元通道体系。通过构建西向经新疆、北向经二连浩特、南向经云南的“三向联动”国际通道网络,有效吸引不同方向货源集聚,境外通道辐射半径持续扩展,互联互通格局日趋完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以通道建设为牵引,打通全球货源流通脉络,未来将通过贸易往来与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首都对外开放能级。
为满足不同需求,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将加速推进海关监管场所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保税区,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智慧化监管平台与集中查验设施,将探索“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保税仓储”等创新模式,实现货物集拼、分拨、仓储一体化运作。同时,利用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构建内外联动、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新发展阶段,平谷区将认真落实“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主动扛起“打造首都对外开放新窗口”重要使命,坚定不移做实做大做强中欧班列品牌,全力打造首都物流高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