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冷链物流 “高冷”产业站上新风口

时间:2017-08-16 09:02:24 点击: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2016年6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工作通知》,其中,将山东、河南、重庆、宁波、新疆、河北、广东、四川、青海、宁夏等10个地区列为示范省市,对相关冷链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同年,发改委编制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完善冷链运输服务规范,实现全程不断链。

此外,国务院出台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中,也明确鼓励建设低耗节能型冷库,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配送难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透露,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十三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不久将出台。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冷链物流?因为它事关食品安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相关人士表示,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要迈入新的高度。以前人们谈论食品安全,往往只关注生产环节以及终端零售,而物流环节常被忽略。

随着政策的快速落地以及市场需求提升,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上升到智能化、一体化服务等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综合型配送系统,未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双重驱动各地冷链物流建设如火如荼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目前多地冷链物流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

记者从刚刚发布的《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了解到,广东将推动解决冷链物流发展“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断链”等问题,构建全辐射、多层级的冷链物流网络。到2020年,全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25%,冷藏运输率达到55%,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10%左右;全省冷库容量达到450万吨,冷链运输车辆达到15000辆,预冷保鲜比例达到30%;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培育和认定冷链物流示范园区25个,冷链物流示范企业50个。

记者从广西省商务厅了解到,广西冷链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各类冷冻、气调库容量约76万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均建有千吨以上规模冷库;冷链物流网络初步形成,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南菜北运”专线、沿海海运线路、空运线路等共同组成冷链物流线路及较健全的冷链物流节点;冷链物流比例不断提高,水产品、肉类、果蔬的冷链物流比例分别达到64.3%、25.4%和10.3%。

据介绍,广西未来三年拟建冷链物流项目68个,到2020年全区冷库总容量将超100万吨。

  “十三五”期,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将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在福州港、厦门港、湄州湾港、新泉州港等沿海港口以及具备海陆联运条件的晋江陆地港等,布局建设一批港口低温物流中转基地,满足进出口岸肉类及海鲜、水果等商品中转、分拨需求。
据悉,江苏从“高标准小康”要求出发,围绕江苏生鲜农产品电商直销平台的建设,推进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同时,依托沿江沿海港口,重点在南京港、连云港、南通港、镇江港、太仓港、张家港、大丰港等港口布局一批港口冷链物流平台区。

并且,众多农业企业、物流企业、零售企业、电商企业也积极进军冷链物流领域。

作为冷链运输行业的领头羊,顺丰快递在冷链运输方面深耕多年,不仅拥有更为专业的运输线路,而且凭借着更高时效性收获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优良口碑。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冷链物流 ,供应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