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电动物流车的疯狂之年,麻烦也不断
上海:全球跨境电商四大中心
在这份名为《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中,上海提出,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试验改革,形成一套线上交易、线上监管、线上服务、线下支撑的规则体系,适应和引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建成政府服务高效、市场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特色明显的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
不难发现,与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提出的全国性目标相比,上海提出的是全球跨境电商的四大中心,这也与上海“全球城市”的定位相一致。
在具体的试验任务上,上海提出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商园区建设、集聚跨境电商企业主体培育完整产业链、完善跨境电商监管制度、形成国际通用规则等多项任务。
其中最为重要的试验任务无疑是对于跨境的电商监管制度的完善。
上海提出,将创新企业与商品准入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探索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商品实行简化归类,推进清单申报通关模式,支持B2B、B2C等多种出口业务模式落地。进口按照“事前备案、集中申报、分批出区、汇总征税”实施监管。
广州: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广州提出的目标是,大力实施“互联网+外贸”,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借助跨境电子商务推进转型升级,通过综合改革、集成创新,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特色试点园区融合发展,推进“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形成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型监管服务模式和制度体系。经过3-5年的建设,将广州综试区打造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先行区、外贸优化升级加速器,将广州市建设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
广州在推进改革时,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涵盖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和进出口的各个流程。创新通关监管模式,研究推行涵盖企业备案、申报、征税、查验、放行、转关等各个环节的全程通关无纸化作业。探索适应B2B交易的电子信息向海关传输、申报的方式。推动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管理制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还提出了加快海外仓的建设。
深圳: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物流枢纽
深圳方案的一大特色是自贸区,在方案里多次提到了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和自贸区的结合。
深圳提出的目标是,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以跨境供应链服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为重点的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布局合理、政策完善、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监管网络,形成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为龙头、以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0%左右,跨境电子商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运作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成为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投资合作便利、产融创新突出、服务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规范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物流枢纽。
深圳所提出的任务与举措与广州类似,包括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化优势,建设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创新B2B管理体制等。
杭州: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综合试验区,也是第一个提出通过构建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以及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等“六体系两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这种平台加体系的做法在其他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
郑州:扶持100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和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
郑州提出的目标要更加具体。而且对自身的定位也定得很准,就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路径。
郑州提出,要加快构建信息支撑、物流带动、线上线下融合、多部门协调联动、通关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外贸企业、工业企业、中小网商积极参与,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自建平台相互补充,B2B、B2C、O2O(线上线下)等多种业务模式共同推进,扩出口促转型,扩进口促消费。力争到2018年,培育5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10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设立100个省级公共海外仓,重点扶持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全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15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3000亿元,实现一区多园、一园多点、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格局,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探索出在中西部地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