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快递业,安全究竟如何保证?

时间:2016-02-29 09:07:01 点击:
来源:刘玲芳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不少“剁手党”年前就收到各大购物网站“春节不打烊”的消息轰炸,之后疯狂“买买买”,买年货、买衣服、买礼品……作为亿万个剁手党之一,笔者也疯狂投入了数月工资,成为了马云成功背后的女人之一。年后刚开工上班,快递恢复作业,笔者便收到一个包裹,有快递拆的人生真是不能更完美啊!当然,并不是每个剁手党都像笔者一样幸运,比如,北京的田先生年前将价值3万元的和田玉通过某快递从北京金融街发往内蒙古乌海,然而20多天过去了,对方始终没有收到货。在田先生多次逼问下,该快递公司承认丢件,但只愿按运费的5倍进行赔偿,并且将其官方网站上相关运单号的流程记录删除。

更让人心塞的是,快递出现丢件、包裹里东西被掉包等问题并不是个例,各种快递安全隐患事件屡见报端。如上网买双鞋,就引来夺命之祸的“夺命快递”事件就让人胆战心惊、背脊发凉。据统计,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受理消费者申诉的案例中,有95%是投诉快递安全的。

探因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快递行业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快递专业人才匮乏。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好,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人”。这个“人”不是指人数多寡,而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快递行业也是如此。随着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快递业高歌猛进,迅速“繁荣”,同行间竞争加剧。为了更大的利益和更低的成本,加之很多企业的观念还停留在“快递员的基本工作就是对货物进行分拣、堆垛、打包、配送,只要熟悉基本的业务流程就够了”的阶段,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快递从业人员多以低端劳动力为主,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一些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也能上岗;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短缺,整个行业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2.拆验制度成摆设。

2015年11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正式实施。邮政部门要求寄递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对收寄物品一律先验视、后封箱。同时,坚持“谁收寄、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收寄验视责任。

但是实名制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根据亲身经历,笔者多次寄快递,极少遇到要求提供身份证件以及要求验货的情况,最多会问一句“寄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填单称重就算完成了。收快递的时候快递小哥一般都是把包裹放到物业或是“速递易”,你还没看到包裹,就显示已经签收了。就算送到本人手里,也一般都是扯下快递单让你写下自己的名字确认收件,快递小哥就像一阵风似的消失在你眼前了,很少会让你先拆包验货再确认是否收件。当然,快递公司也有为难之处。某快递公司快递员说,公司一直都要求他们必须收件时验货,但消费者根本就不配合。还有同事因为要验货而丢了饭碗。“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愿意给快递员查看,因为觉得这是自己的隐私。”,“收发件要求寄件人填写身份证号码时,大部分人都很不主动。实在拗不过,我们也不好强求。”

究其原因,一方面开箱查验虽然增加了安全性,但无形中也增加了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运营效率导致快递公司积极性不高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公民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毕竟近年来媒体多次曝光的快递公司内部员工把快递单号内容放到网上公开售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新闻也着实让人心惊。

3.常态化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到2012年5月开始实施的快递新国标,再到2015年11月出台的快递实名制,快递行业从来不缺相关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真正执行到位的快递企业并不多。若不是因为出现事故,不执行法规的企业恐怕也没有受到惩处。监管不力显然在客观上纵容了快递行业的乱象。

可以想见的是,“夺命快递”酿成悲剧后,行业内又将掀起一股整改之风,但这阵风吹过之后,快递公司们还能长时间保持“洁身自好”吗?曝出事故之后,有关部门的行动还算给力,但如果缺乏常规监管和主动方法,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追责,对企业的监管总是松一阵紧一阵,“偶发”的安全事件恐怕也会呈现出必然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快递业,快递,快递安全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