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分析:生鲜电商全球采买的四大乱象

时间:2015-12-14 09:04:07 点击: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栋

条评论打印收藏

乱象二

海鲜市场贴牌加工产地自己定

除委托工厂贴牌生产外,一些电商还将进口海鲜的加工地,放在了诸如京深海鲜市场这样的批发供应地。

11月26日,新京报记者在京深海鲜市场看到,一箱箱印着进口标签的三文鱼、比目鱼等海鲜,从集装箱卡车卸下,分送到各档口中。一位正验货的海鲜经销商说,去年起便给多家电商直接供应加工成品,大到品牌生鲜电商、小到淘宝网店,大多直接采购他档口的进口三文鱼等成品。“对方定好需要的规格,我们分切加工好后,再发往电商的仓库,或是电商派快递上门取货。”

在这种轻量级的合作中,电商已经形成了类似的固定模式:商品宣传页面突出是海外进口产品,甚至强调是专门筛选采购,但委托国内加工工厂或批发市场档口,贴牌制售。

记者随机走访京深海鲜市场几家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均称曾和知名电商合作供货,专注于进口生鲜。“原料产地、包装标签、包装袋,可全部按照电商的定制要求来做。比如三文鱼都是行情价,我们只提供原料和加工,至于对方具体想把产地印成什么,比如挪威、丹麦、澳洲,全由他们来决定。”一位王姓批发商说。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代委托加工的模式,在具体操作环节中,甚至将生产信息等标签全部交由对方定制,货源品质无疑是个巨大考验。

乱象三

货源号称全球采进口资质却缺失

在海鲜和肉制品等主打进口的货源中,美味七七、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等电商平台纷纷打出国外直接进口、买手制全球采,甚至推出自有品牌的进口海鲜。如美味七七的官方宣传中,称其走遍新西兰、智利、澳大利亚、美国等147个国家,选取特产区的生鲜食材,“无任何中间环节周转,将全球产地的时令产品送到顾客家中。”

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宣称“全球直采”生鲜电商,在最基本的进口资质环节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按照我国《对外贸易法》第九条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的对外经营贸易者,应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验放手续。一位从事进出口贸易资质审核的业内人士介绍,按照现行规定,企业要从国外进口商品,必须拥有两个最基础的资质方可进行,“一是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中得包括进口业务,二是要在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

通过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系统”、中国海关总署、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新京报记者对多家生鲜电商进行查询,中粮我买网、顺丰优选、春播网均具有相应资质和备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生鲜,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