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曝光 北京是京津冀城市群核心

时间:2015-08-25 10:11:21 点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数月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终于向公众露出真容。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就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安排部署。

8月23日,新华社播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在规划纲要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

规划纲要明确,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三省市定位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整体定位,增强整体性,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从此前各地上报的“北京四中心、天津四中心、河北五中心”到如今定调的“北京四中心、天津一基地三区、河北一基地三区”,微妙的措辞调整,正是呼应“一核双城”的新格局。

对于这一天,75岁的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先生已经等待了很久。做了50多年的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和天津长期以来的功能定位争议,他都看在眼里,念兹在兹。

“京津冀协同发展,‘协’是协调,‘同’就是同步。北京应该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天津和河北要服从服务于大局。”陆大道在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说。

淡化“经济中心”概念

在规划纲要起草过程中,天津照例上报了“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但尘埃落定之际,“北京经济中心”概念不再,其余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国际航运中心、金融创新运营中心也疑似“降格”,天津官员、学者难免失落。

天津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祥近日在公开场合坦承,天津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不能真正做到“北方经济中心”。

他认为,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导向的改革将不断深化,城市经济作用的发挥越来越不取决于行政方式的指定,“目标远大又难被认可的称号还不如贴近优势又自主奋斗的特色定位更为实际和可行。”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京津冀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