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产储能装备江海联运“一箱制”首航出运
日前,装载着一批“湖北造”集装箱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系统(简称储能柜)的“远大先锋”轮从武汉港阳逻港区鸣笛起航,两天后抵达江苏太仓港,随后搭乘海轮运往洪都拉斯,标志着湖北省首批储能柜江海联运“一箱制”成功首航。
近年来,湖北制造的“新三样”发展迅速,成为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动力。今年前7个月,湖北“新三样”产品出口131.5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新三样”产品货值高、运输要求严、操作难度大。过去,湖北新能源及储能相关产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从生产基地运至太仓、上海等地装船出海,运输成本及安全风险较高。
阳逻港区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创新推出储能柜“陆改水”一体化运输方案。“新的方案是陆路运输到阳逻港区装船,相比原来路径可节省陆运成本30%。”武汉港务集团市场经营部部长普俊说。
过去,通过水路运输危险货物,除向始发港海事部门提交申报信息,还需在中转港重新办理申报。“一箱制”新模式实现始发港和中转港海事部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监管互认,中转港海事部门非必要不再进行开箱检查。“采用新的运输方式后,每单申报时间缩短25%,出海时效提升1至2天,每个集装箱仅从工厂到太仓港的运输费用就节约30%。”武汉中创远汇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宝晋说。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