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多功能综合性大港的进阶之路
渤海之滨,在河北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401泊位,“神华523”号电煤船停泊于此。一旁,30米高的装船机正高速自动运转,将煤炭装入船舱。距离码头200多米的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内,生产调度员李浩东手拿对讲机,紧盯着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货船信息。
李浩东正在操控的是去年3月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投用的新生产运营指挥系统。该系统生产调度范围扩展至煤炭运输的上下游,实现一体化生产计划协同。去年,黄骅港煤炭港区完成煤炭下水量2.14亿吨,连续6年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
近年来,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激发“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去年,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同比增长7.35%。
高效集疏运支撑物畅其流
5月5日,一列装载72标箱货物的货运班列从黄骅港启程,经石家庄国际陆港转运,驶往俄罗斯莫斯科。
“黄骅港中欧班列融合了海运综合成本低和铁路时效性强、周转快速的优势,开辟了黄骅港海铁联运新通道,有效助力河北乃至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沧州港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风祥说。据了解,黄骅港中欧班列开通一年来,已累计开行37列,装载货物1200标箱,为腹地企业节约了五分之一的物流成本。
近年来,黄骅港加快推进煤炭港区五期、30万吨级原油码头、滚装码头等项目建设,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至19条,同世界上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互通贸易往来。
在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对设备进行安装、焊接。“我们建设了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包括煤炭堆场、矿粉堆场和铁路专用线3个子项目。目前,煤炭堆场已经完工,矿粉堆场预计6月交工验收。”沧州港务集团沧港铁建公司总经理助理吕型涛介绍,集疏运体系是发展多式联运的基础性载体,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有效缓解黄骅港货物堆存压力,提升集疏运效率。
港产城融合激发新动能
在黄骅港泰地液体化工码头,有一条长长的原油管道,直通与码头相隔不远的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据介绍,该园区有13家规上绿色化工企业,对原油需求大,过去需从天津港或山东港口青岛港运输原油。如今,借助这条从码头通到园区企业的原油管道,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大幅降低。
由于冬季气温低,园区绿色化工企业存放的原油容易出现凝固现象影响使用。企业需要什么,园区就提供什么。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帮忙联系国华沧东电厂等企业,通过修建蒸汽管道进行蒸汽加热的方式,解决冬季原油凝固问题。
“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柴刚说,他们投资254亿元的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于去年5月开工,建设芳烃、烯烃、沥青深加工三条产业链,预计2027年投产。
近年来,依托港口优势,沧州市加快发展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并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把“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今年以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新开工项目45个,续建项目40个。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