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驶入快车道

时间:2017-05-23 10:47:37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记者近来在各地调研时发现,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已成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专家指出,智慧物流的蓝图才刚刚打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将在未来十年对物流行业产生深刻影响。

“人找货”变成“货找人”

在申通快递位于浙江义乌的分拨中心,记者看到,一个2000平方米的平台上,700多个橙色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分拣着包裹,并准确地将货物归置到停放点。

据申通方面介绍,这一全自动分拣系统已在义乌、天津、临沂三地启用,主要针对重量在5千克以下的小件包裹,其中正在义乌试验的机器人1小时可分拣18000个快件,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且能24小时不间断分拣。

走进安徽华新物流公司的立体仓库,尽管货物进出繁忙,记者却见不到传统仓库里“人拉肩扛”的热闹场景:经过验收的商品由高臂叉车转移到8米高的高位货架上,通过电子标签分拨系统进行分拨,员工接着按照门店订单用电子标签系统进行拣货。“作为中枢神经,服务器精确调控着商品从入库、分拨、拣货到配送的全环节。”华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丁高柱说。

目前,越来越多的仓库开始采用大型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把“人找货”变成“货找人”,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一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难度。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菜鸟网络今年3月联合发布的《中国智慧物流大数据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智慧物流指数全年均值为40.9(满值100),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物流业务数据化程度相对较好;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协同化处于高速发展中期,基础协同相对成熟,末端协同仍需加强。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近几年,中国的智慧物流投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物流行业基础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采访时,多家物流企业向记者表示,软硬件投入已成为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此背景下,技术及资本双轮驱动,智慧物流产业集群正在显现。

目前,各企业纷纷加强了物流科技的研发投入。京东物流对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新技术都在积极的尝试之中;菜鸟物流则成立了“E.T.物流实验室”,研发仓内智能搬运机器人、分拨机器人;顺丰推出了“数据灯塔”,让整个物流过程变得数字化、可视化;苏宁物流则积极开发全自动仓储系统,充分利用仓储信息,优化订单管理。

另外,一些物流企业开始探索资本运作,产业迎来整合。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物流是非资金密集型行业,发展初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抢夺市场上,疏于对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但从2016年起,一些社会化物流企业开始探索资本运作并陆续上市,“运输公司”性质的物流企业逐步被整合。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海尔集团日日顺联合平台企业及品牌企业,共同建立了智慧物流生态圈;菜鸟网络联合“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打造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300余亩的“数字物流产业示范基地”,丰富完善了以“物流+互联网+金融服务”为特征的中国公路物流新生业态,并形成了物流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企业集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智慧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