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如何改变快递行业的信息之殇
近日,在山东发生大学生信息泄密受到诈骗而导致的意外死亡事件后,作为从业人员,我们需要借此深刻地反思近几年来快递业频发的客户信息泄露案例,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而抱怨和谴责只能是泄愤。
据媒体报道,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在金融、电信、电商、医疗、交通、银行、教育和快递物流等行业频发,它已经演变为收集(收买)、销售和利用客户个人信息进行营销、诈骗、“刷单”等倒卖个人信息的产业链,成为了社会问题,并已经成为全社会短期内难以破解的课题之一。因此,探讨快递业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解决之道是全社会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系统工程之一。
快递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与渠道
原因之一:电商“刷单”提升信用的需要。今年5月,《新京报》起底“刷单工厂”的调查报道揭露电商市场对“刷单”巨大需求,已经形成了“刷单”黑色产业。由于电商提高营业额需要信誉度的评价,需要大量真实的个人买家点赞,其交易则是假交易。而这些真实的个人信息都是通过非法购买获得。
原因之二:商家销售提升业绩的需要。为了精准销售,提高销售的准确度,商家会有目的性购买细分市场的客户信息,包括消费的相关信息。
原因之三:诈骗犯罪的需要。媒体经常报道的电信诈骗,需要真是的和精确的个人信息,以提高他们诈骗的概率。
原因之四:获取利益的驱使。倒卖客户个人信息可以赚钱,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市场需求就有交易的产生,而交易客户个人信息就必须有渠道来源。这种产业链的形成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渠道之一:黑客攻击盗取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漏洞违规操作等进行牟利已经成为新的违法犯罪渠道,其特点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量非常大。去年底,某大型快递企业被曝13个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有黑客借此窃取3万多客户信息。这种获取客户信息渠道的特点是,需要技术手段,其获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最多,一般人难以做到。
渠道之二:快递员及相关人员职务犯罪。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快递员及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所谓的“买家”出售客户个人信息。据菜鸟网络统计显示,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2月,快递公司仅信息泄露案件就多达43起,上百万张消费者隐私订单信息被泄露。这种获取客户信息渠道的特点是,一般是从业人员所为,其获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多少不一。
渠道之三:电商相关人员出卖客户信息。电商掌握的客户个人信息与快递运单的信息是一致的,快递是电商的下游。为了提高个人的收入,很多电商的工作人员向同行,或者通过网上倒卖客户信息,以获得不正当的收益。
渠道之四:通过消费者遗弃的快件外包装袋(盒)搜集客户信息。传统的快递运单和电商使用的电子运单都真实地记录收件人姓名、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这种获取客户信息渠道的特点是,成本高,其获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有限。
渠道之五:网上批量收购或者售卖客户个人信息。从中赚取差价。每条快递单信息的价格根据量和分类情况,从几分钱至几元钱不等,买卖双方大多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购买者每笔交易量动辄上万甚至数万,部分网站还能满足指定收、发货地点等特殊需求。为拓展“业务规模”,其个人信息批发商还在全国各地招募代理。这种获取客户信息渠道的特点是,其获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最多,盈利最多。
快递渠道泄露个人信息的危害性
危害性之一:倒卖客户个人信息赚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和法律底线,让消费者人人自危。
危害性之二:严重损害了快递业以服务为导向的形象,制约快递业做大做强,难以打造知名的国际快递品牌。
危害性之三:让社会各种类似的负面影响与快递业联系在一起。如最近发生的大学生受到诈骗致死案件,就有媒体把快递业泄露客户信息进行并列报道,加大对快递业的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快递只是渠道之一,并非是最大的渠道。在这个非法利益产业链中,受伤最大的是快递业,这是由于快递业的显性特点决定的,即消费者每天接触到看到的快件,一旦有一点负面影响都会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特别是大型快递企业正处在上市的阶段,会进一步放大这种负面影响。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