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快递企业扎堆登陆资本市场 缘由为何?

时间:2016-07-28 09:54:48 点击:
来源:和讯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一边是中概股企业纷纷从美国退市,另一边,中通却在近日赴美IPO谋求上市。据中通内部人员透露,目前中通赴美上市IPO已通过初试,公司最短将在两个月内进行路演。

快递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早已不是偶发现象。截至2016年7月份,已经率先上市的快递巨头中包括申通快递、顺丰快递、韵达快递等企业。而最近,国家发改委正致力于国家运输业的国企混改,有业内人士指出,EMS也存上市预期。

快递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缘由?上市后的快递企业又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发展,对市场格局的影响有几何?

借力资本,扩大市场地位

网络零售的蓬勃兴起带来了巨大的包裹运输需求,而这又拉动了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但随着企业同质化倾向加重,行业内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近日,由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5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从市场主体结构来看,快递行业集中度从2011年以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快递市场竞争程度正在不断加剧,特别是业务收入排名靠前的品牌之间竞争加剧。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快递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大的同时,企业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企业的利润率很低。

这在《报告》中亦可见端倪。《报告》中表示,去年快递行业的平均价格为13.4元,比上年降低了8.8%。这说明,快递行业的运营成本在不断增加且利润空间在逐步压缩。

重庆精驿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总经理蒋啸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的运营成本持续增加,企业需借力上市融资打造新的服务产品,比如跨界快运市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同时,易观智库分析师总经理董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快递行业正处于洗牌期。所有的企业都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丰富自身的业务线,提升软硬件实力,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据悉,圆通曾募集不超过23亿的资金用于“转运中心建设”和“智能设备升级项目”。而募投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提升中转操作能力、干线运输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求。

“软硬件实力的提升,实则是为了在竞争中保有甚至扩大市场地位,获得更多主动权。”董旭强调道。

实际上,不仅是申通、中通和韵达,其他快递企业也在谋划登陆资本市场,如天天快递执行总裁张鸿涛也曾透露“可能会借壳和不排斥挂牌新三板”。而百世汇通方面也有“已完成7亿美元融资,且集团一直在进行上市筹备”的消息传出。

当然,在众多快递同行采取各种渠道谋求上市,且已有成功上市先行者的大背景下,如果不采取相应举措,行业地位可能不保,不进则退。蒋啸冰回应快递企业“扎堆”上市的现象时如此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曾于去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鲜明地表示,国家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由此可看,快递龙头企业们纷纷上市也是借助政策东风,适时而动的举措。”中研普华研究员成家质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补充表示。

大数据和跨境物流或成风口

快递行业俨然已经成为新业态的代表行业。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业务量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在业务收入方面,2015年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业总收入的68.6%,比上年末提高了4.7个百分点,收入增速为同期GDP增速的5倍以上,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提升。

有分析人士认为,快递企业上市后,除了获得一大笔资金和更合理的市盈率估值外,还可以拓展业务规模、进行产业升级。而快递企业实现上市后则可能会遵循三种路径持续发展。

董旭认为,快递行业作为新服务体系的底层,而信息化技术是支撑企业高效、快速运转的基础,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信息化技术的核心,也是快递企业的核心价值。所以加快投入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是快递企业的发展路径之一。

对此,蒋啸冰赞同并表示:“上市后的快递企业将以自身快递服务体系及大数据为基础,介入某个细分商业经济领域进行服务创新,为成为快递物流、跨界创新、商业经济的领导者不断发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快递,快递上市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