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互联网园区的集体病

时间:2016-05-09 15:09:08 点击:
来源:科技新发现 作者:康斯坦丁

条评论打印收藏

身边的互联网园区,几乎伴随着楼市的火爆,瞬间爆棚成长。这种比纯粹工业园区售价更高,比写字楼更便宜的集约园区,甚至还成为不少三四线城市带动周边房价的“配套设施”。房价冷清后,不妨回首一下这些即将被冷落的园区背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多地开花”的空、虚

在百度上以“互联网园区”为搜索关键词,跳入眼帘的都是喜大普奔的文章标题:“”《“互联网+园区”格局初具规模》、《“互联网+”成产业园区发展助推器》、《XXX强势入驻XXX互联网产业园:携手共赢》。若是以“互联网园区 入驻”为搜索关键词,更是有《XX家“互联网”企业入驻XX互联网产业园》、《首批企业入驻中国XX互联网产业园》等让人看见标题就不想点进去的文章。

从搜索的结果看,互联网园区一片歌舞升平、后劲十足的发展势头。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互联网园区的分类看,有互联网金融园区、电子商务园区、互联网数据产业园、互联网初创企业孵化器等多种。且目前已经衍生出更多形态,并且从北上广等互联网繁荣之地迅速向三四线城市扩张。

然而,互联网园区果真如此美好吗?从数量来看,互联网园区的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2015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近3000家,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众创空间2300多家。《2015年众创空间十大关键词》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较有规模的众创空间不足20家,如今已有超过1.6万家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开花’。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电子商务园区发展报告(2014-2015)》显示:截至2015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超过510个,遍布于29个省市自治区、超过110个城市。

但与暴增的互联网园区数量相比,其入住率却是一个谜。但与现在空置房增多类似的是,互联网园区的入住率也不尽如人意。最早推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建设的北京,截止到2015年8月份,石景山区和海淀区两大相关产业园的入驻率并不太高。以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为例,共4层、4万平米的办公楼内仅入驻了5家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甚至倒闭潮也开始涌现,春节前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孵化器“地库”传出转让的消息。上海八六三软件孵化器两股东退出,并挂牌转让股份。

其实,互联网园区最大的特性就是聚合特性——愈大愈强。如果互联网园区不能迅速吸收企业的入驻、人才的聚集,其实就是失败的,最后肯定会因为收不抵支而彻底没落。互联网园区的建设往往需要天价资金作为驱动力,一旦出现崩盘迹象,对当地经济会造成严重影响。

概念乱、扶持被质疑

让人无奈的是,很多园区之所以攀上“互联网”这个金字招牌,其实就是为了卖出更好的价格。很多业内人士都质疑房地产商热衷互联网园区建设的初衷,因为互联网园区一般都享有政策扶持和土地优惠,成本价非常低,对房地产企业可以说是绝不能放过的金矿。因此,地产行业是互联网园区的积极推动者,其目的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圈地,卖房!

在这样的思维下,当然不可能为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提供应有的扶持。无论是营销、资金还是资源上,都与互联网企业的需求不搭边。甚至很多互联网孵化器的创办者也只是充当“二房东”的角色,将房子、车库等装修好后,包装成一个个简洁的办公室、工位等,只是为创业团队等提供纯物理的创业空间。

此外,互联网园区获得地方政府极大的支持也遭到质疑。目前,地方政府对建设互联网园区有着别样的热情。当然,这也是事出有因的。除了政府定下的“互联网+”基调以外,建设互联网园区更有见得着,摸得到的利益。

以税收为例,大部分传统金融的税收归属省级财政,传统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区县无法分享相应税收。而互联网金融企业进驻产业园后,其税收则归区县政府,为地方财政开辟了新源。在这样的态势下,地方政府自然对互联网园区的建设抱以极大热忱,并给出积极的扶持、补贴政策。

比如来自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创新型孵化器可以获得80万~100万元左右,海淀园管委会有40万元左右的补贴费用。为了有效吸引企业入驻,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提出了对新设立或新迁入贵阳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互联网园区,互联网,园区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