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闪电配送战”开打:2小时送达众包或成主流

时间:2016-05-04 08:36:09 点击:
来源:IT时报 作者:章蔚玮 吴雨欣

条评论打印收藏

2小时送达!“闪电配送战”开打

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电商、商超、便利店争夺千亿级市场

住在上海,去附近1公里内的超市购买生活日用品要用多少时间?1号店3个小时;京东到家2个小时;饿了么直接来一句24分钟就够了!作为用户,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只剩下了一个:还需要下楼吗?

在城市,O2O让物流大战烧到了“最后一公里”,这背后是对当下物流体系提出的终极考验。如今战火越烧越旺,各家都放出大招,开始在时间以小时计的“闪电配送”上打起了终极战,只看谁能真正拿下这个拥有亿万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隐藏在配送站背后的战略

或许你该数一下你家附近不起眼的小马路上又多了几家“配送站”。这些看起来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店或许能决定电商“最后一公里”送达的速度。

上海浦东新区的杨思是个高密度的住宅区,在一条不足三公里的马路上,悄然无声地驻扎着四个物流配送站,这些配送站的背后是1号店、京东、圆通以及农工商的O2O之争。在看不见的互联网世界,他们争夺客流,而这些看得见的线下网点则决定了他们能否留住客流。

“京东到家”是去年3月上线的O2O“代买”平台,超市生鲜、美食外卖、鲜花、医药都可以实现网上下单,线下送达。“京东到家”承诺从下单至到货2个小时内必达。为了实现这样的许诺,京东在原有的配送体系之外,另建了一支“京东到家”的自营物流配送团队,与“京东众包”相辅,以此奠定自己在城市最后一公里生态网络中的地位。

4月26日傍晚6点45分,下班途中,《IT时报》记者在京东到家平台上购买了生鲜水果,货源来自离住所三公里内的一家生鲜水果超市。晚上8点45分,商品送达。配送员杨师傅是一位在“京东众包”上抢单的“临时配送员”,他家住在杨思,利用下班时间做京东的配送员,从他家到店里取件再送到用户家中,用时不到1个小时,这一单他赚了6元,一个月下来,他能赚近千元。2个小时的送达要求对于众包和京东自营配送员是一样的。在京东到家内部有一套评分体系,超时和其他服务问题都将从配送积分体系内扣分,与配送员的收入直接相关。

距离京东配送站不足十步的是1号店配送站,它承诺的送达时间是3小时,这是1号店平台延伸出的“雷购”平台——主打生鲜采购的O2O到家服务。与京东不同,“雷购”的货源只来自于它的控股股东——连锁超市集团沃尔玛,在刚开始起步阶段,他们曾凭借1个小时内送达的品质在用户中建立口碑。作为测试,记者早上7点半在1号店“雷购”里下单订购了一包速冻汤圆,半个小时后送到,成了上班前的一顿早饭。这是1号店从线上向线下进攻的重要一步,为了提高运送速度,1号店在原本的配送站内设置了冷库,用于储存生鲜品类,同时在原有配送团队基础上,新增自有配送员20%。

在距离1号店1公里处,是最常见的连锁超市伍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这里不仅是天猫包裹的代收点,更是伍缘所属的农工商集团电商平台便利通的线下配送点,在便利通上下单,只要送货地址在这家伍缘店的方圆3公里之内,2小时必须送达(外环以内)。

在城市送达的最后一公里,速度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众包或成主流

一些变革正在悄然推进。

5月4日,京东到家的“自营物流配送体系”将正式解散,今后,京东的O2O到家业务将全部采取众包物流的形式。这也正是4月中旬京东入股达达配送的真实用意。

4月底,在京东杨思配送站内,京东到家配送员被告知要么转入京东配送体系,要么离开。不过,他们中的不少人似乎更愿意进入达达。“京东自营配送体系的基础工资是1200元,每接一单是3元。而京东到家配送员的固定收入是5400元。”京东到家配送员小杨师傅算过一笔账,即便按照原先“京东众包”平台上5元一单的酬劳计算,每天接30单,一个月的保底收入也能有4500元。根据他此前在京东到家完成的业务量看,每天接20单并不困难。“上午九点半和下午四点半恰好是准备午餐和下班准备晚餐的时间,附近菜市场、超市的生鲜禽类、奶制品、速冻类都是高频采购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配送,众包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