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亚布力论坛遭“围攻” 留下万字干货
所以这才是我们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未来的希望,这帮80后、70后创造的企业,他们用高科技的手段创造创新发现需求。为什么今天的零售疼痛,百货公司当年把小商小贩全部打垮,他们当年发现了需求,创造了需求,而今天他们停留在房地产,今天是互联网公司发现了需求,创造了需求,引领了需求,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李小加(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你刚才讲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你觉得这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还是仅仅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公司可以适用?因为毕竟你们公司发展到这么大,从市值销售,实际上没有花太多资本,没有太多的钱向资本市场或者其他股东去融资。对于一个传统企业来说,资本相对密集的企业来说,随时需要资本,因此资本市场的价格直接决定了是不是能够进一步取得资本发展,他们如果也说股东利益第三,应该要适应怎么样的道理?
马云:我认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是21世纪企业的普世价值。如果你要考虑创意,创新和创造,是以人为中心。上个世纪是以机器,生产资料,能源为中心,所以毫无疑问有钱就可以把机器买来,把资源买来,能源买来,生产就行了。而这个世纪是人的要素,创新、创意、创造。我想告诉大家一点,上个世纪以IT为主的时代是什么概念?是把人当机器用,这个世纪以人为中心,是把机器当作人用,这是巨大的差异变化。所以人的要素将成为21世纪的核心要素,如果你把人的要素作为第一要素,你想把创新,创意,创造当做第一要素,那就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如果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就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我不会投资一家公司只靠一些资本,买一些机器,买一些原料,买一些能源就可以生产。永远有人钱比你多,生产的机器更快,所以这是我不会干的。确实,20世纪从房地产制造业来讲,一定是股东第一,但是21世纪进入到以人创新为主的时候,必须也肯定是以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反正我是这样坚持的。
BAT不是垄断
阎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过去的情况在“双创”环境下,我们发现在整个大的互联网领域,基本上形成BAT,三大家垄断,很多年轻人也说如果在创业环境下这些年轻人还有没有机会。从长期来讲,这个对于互联网的创新会不会起到扼杀的作用?
马云:第一,我想告诉大家BAT不是垄断,是暂时领先。到底BAT三家里面哪一家会下去,今天你听到的(这个)问题,20年以前我都碰到了。20年以前我听到比尔?盖茨,听见IBM就猜测,估计天下没有人推翻得了他们,那时候是我的心态,我老是希望成为比尔?盖茨,老是希望我们也成为IBM,最后我发现隔壁老王都比我好。慢慢发现世界的变化,只要抓住机会,只要坚持,只要不断学习,还是有机会的。另外一点,今天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想成为下一个BAT,我们抓住历史的机遇,有很好的时代,很好的行业,加上很好的员工坚持着使命走到今天,但是请问互联网公司有几家能够坚持5年或者10年,谁都没办法忍到那时候。另外一点,村里面有地主,不是把地主灭了你就能富起来的。
吴鹰(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回到客户第一的话题,互联网公司现在这三大家也好,五大家也好,大家都碰到了成长的瓶颈。第一个问题,你认为三大互联网公司有没有必要相互联合为客户提供更方便的需求。如果你认为是必要的,从阿里的角度愿不愿意去把大家绑在一起,把这个市场做这大,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马云:如果三家真的合起来做一件事情,真的变成一个垄断了。我们三家一定要竞争,竞争的目的是让市场更健康,让自己更健康,对用户更加公平。第二,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做这件事情,完善这样的服务,我完全同意,并且其实阿里来讲,我相信每家公司都在做这样的努力,为此我跟马化腾先从公益上联手做起来,一步步达成共识。但是要想清楚一点,我们不能幼稚,三家别看这么大,泰森有泰森的痛苦,在上面的时候其实难度更大,每个人也是如履薄冰,别看那现金收入很好,别看那利润很好,当年的微软是多么强大,当年的摩托罗拉厉害得几乎让人望而却步,形势呢?十年来变化得多快,所以三大家十年以后是不是还是BAT,阿里巴巴是不是还依然存在,是不是还能够引领未来,创造未来,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去思考。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