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安部:天津港“8·12”爆炸可确认危化品数量在3000吨左右

时间:2015-08-18 10:01:44 点击: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此前已经确定事故现场存放了大量氰化钠,而这次空气检测中也检测出了这种物质,那么氰化钠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接触人体后,会有怎样的危害?记者来到了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博士门宝说:“氰化钠固体毒性非常大,只要碰到皮肤破伤处或者吸入或者误食大概有几十毫克可以致死。”

门博士介绍,氰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剧毒物质。由于毒性很大,不方便用来试验,但可以用化学性质与之相似的无毒物质碳酸氢钠来演示它的一些特性。门博士将碳酸氢钠放入蒸馏水中,可以看到它能够很快溶解,并且没有气体产生,而与酸性液体接触后则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门博士告诉记者,氰化钠遇到酸性物质会产生大量剧毒的氢氰酸,但在碱性环境下比较稳定。现场如果有散落的量比较大的氰化钠应进行清理或者掩埋,对于空气中漂浮的和地面散落的氰化钠颗粒,可以通过喷洒低浓度的碱性双氧水来消除毒性。目前,事故现场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如果处理及时,即便降雨,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在对爆炸核心区的空气进行监测时,除了氰化钠,还发现了一种物质就是神经性毒气,门博士介绍,爆炸区域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他说:“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碱能产生气体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比如氰化钠还有一些硫化碱,另外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性气体,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经性毒气一旦人吸入,可以与神经细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脏等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

门博士建议,如果神经性毒气密度较高,应尽快撤离,如果超标不严重,也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人体接触。事实上,本次爆炸现场的危险远不止这些。现场危化品的种类和数量,超乎想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天津港爆炸,天津爆炸,危化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