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天津港“8·12”爆炸可确认危化品数量在3000吨左右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工作仍在紧张推进。人们关心的问题许多,仍待进一步解答。大家在关心伤员的救治和遇难者的善后处置,也在关心危险品的查找、处理。专业防化人员在现场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北京消防总队的生化侦检队伍,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负责探测爆炸区域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参谋吕峥介绍:“这个是我们北京总队核生化侦检车,这个车功能就是能进入现场边缘地带,能测定有毒有害的范围。”那它都能检测到什么物质呢?吕峥说:“检测到化学有害物或者生物的一些比如说病毒、病菌这些都可以。”
爆炸发生后,事故区域的空气就处于严密的监测中,每天都会有多支小分队对空气进行监测。而8月16日上午,这些侦检队员们的任务是对爆炸核心区域的空气进行采样。为了保证安全,进入核心区域前,所有队员、包括记者在内都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由于空气呼吸器的供氧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侦检队员们必须迅速完成计划区域的检测工作。
做好防护工作后,记者跟随侦检队员,来到了距离爆炸核心区500米的集结地。由于前方已经没有道路,所有人员必须在这里下车。而就在此时,车载监测系统和手持监测仪同时发出了警报声,提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已经超过了仪器能够测量的最高值。
侦检队伍继续徒步向爆炸核心区方向前进。沿途记者看到,在爆炸核心区的外围,为了防止降雨后污水外溢,已经垒起了一道一米多高的防护堤。前进过程中,侦检队员手持的报警器依然在提示有害气体爆表。
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副参谋长李兴华介绍:“今天上午这趟去采集的结果,侦测的结果跟昨天几乎一样,还是氰化钠和神经性毒气这两种有毒的气体。这两项指标都达到最高值。”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