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抱团掘金跨境业务
22日,圆通速递有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证实,正在与全球领先的快递企业共同筹备建立一个全球包裹联盟,共同掘金日益火爆的跨境电商快递蓝海市场,具体信息23日将正式公布。
此前有报道称,圆通此番牵头,是因为有阿里在旁边助阵。不过,上述圆通相关负责人却否认阿里在参与实际筹建和运营。同一日,阿里方面也回应南方日报称,全球包裹联盟阿里并没有参与,菜鸟网络乐见其平台上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现状
海淘物流市场缺乏有序竞争
据此前报道透露,全球包裹联盟的具体运作模式是,国内快递业通过和国外当地快递公司合作,建一个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国际包裹服务网络,联盟内成员将遵循共同的运营标准和流程、统一的IT基础设施以及结算机制。其中,将会涉及到合作联盟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联盟成员与电商企业的数据交换、联盟与政府及海关之间的数据交换。
据悉,该联盟将于今年年内正式成立,目前已经聚集了韩国最大的快递企业CJ集团、台湾本土统一速达快递等多家合作伙伴。一位圆通内部人士透露,全球包裹联盟建立以后,将通过“建纽带、建标准、建制度”的方式,发挥成员各自的资源优势,加强网络协同效应。
根据最新统计,今年3月份圆通速递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在电商最为发达的上海和江浙地区其更占据市场领先份额。
现代物流报副总编辑、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国内还没有一家快递企业在网络、人力上完成全球化布局。目前,在海淘物流服务市场,混战多于有序竞争。圆通领头建立联盟,有利于形成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在海淘市场的物流骨干网。
不过,杨达卿认为,联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外快递企业的差距,只是在最快的时间内整合本土资源联合出海。下一个阶段,本土快递企业还是要组建自主网络和运力,推进精益服务。
广东申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斌则认为,如果全球快递联盟真的能够建立起来的话对国内民营物流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现在快递企业在国内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也迫切需要跟国外物流公司合作和国际接轨。”
趋势
本土快递企业面临二次创业
2014年,被业内称为跨境电商元年。艾瑞市场咨询公司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商品总值在2014年上升到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8%,在2013年仅占11.9%。预计到2017年,跨境电商将贡献出五分之一的外贸总额。
跨境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迎来了众多分羹者,快递企业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分支力量。截至目前,占据国内快递80%市场份额的国内快递公司全部已经试水跨境业务。从2015开年伊始,国内快递企业便开始“扎堆”押宝跨境电商业务。
1月8日,顺丰自营的跨境B2C电商网站“顺丰海淘”正式上线;1月中旬,圆通宣布开启海外直购,旗下电商平台“一城一品”正式启动海外直购业务;随后韵达跨境电商网站U-DA(“优递爱”)正式上线;3月1日,中通国际上线。
其实,快递企业对于跨境业务已筹谋多时。以顺丰为例,2014年上半年,顺丰就推出了针对个人海淘消费者的转运平台“海购丰运”。随后,顺丰旗下美食电商“顺丰优选”推出了副品牌“优选国际”。而就在不久前,顺丰又宣布了和波音公司签订涉及30架二手客机的购买与改装协议,业内当时多次的解读就是顺丰即将加码跨境电商。
杨达卿表示,国内快递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目前3%左右的利润率已让加盟式快递企业触到天花板。本土快递企业都面临成长中的“二次创业”,而海淘市场是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助推市场。如果圆通等能率先布局国际市场主渠道,将反哺国内快递业务,与部分同质化快递企业拉开差距。
“目前,国内跨境快递企业还面临三大难题。”杨达卿指出,首先企业在网络布局上不健全,而国际四大快递企业早已形成全球化布局的国际航空快递网,多数本土快递企业几乎是从零开始。再者,国际化人才短缺,不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和法规是国内快递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有心无力的关键。最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本土民营快递都是在十多年内的井喷式市场中发展而来的,还没来得及把传统家族等治理模式切换成适应国际市场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