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背水一战5年新裂变 苏宁加速转型发力O2O
同为自营模式的苏宁和京东在利润上的较量又如何?
财报披露,2014年苏宁实现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46亿元、8.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5.28%、131.53%。而京东去年则大亏49亿元。
自2011年以来,苏宁的净利润处于下滑趋势,2013年更是同比大降86.1%,然而当年仍有3.72亿元的净利润。根据历年年报数据,苏宁在2009年初尝互联网转型之后,总营收年年缓慢攀升,净利润这一栏亦未曾出现负数。
2014年开始,净利润开始反弹上升,但是增长的主要原因并非零售业务的经营性盈利,而是苏宁运用了固定资产证券化手段增加收益。2014年,苏宁实施完成以部分门店物业为标的资产开展的相关资产运作,该交易实现税后净利润20.46亿元。
虽然扣除上述物业资产运作收入后仍然亏损,但苏宁的互联网转型也已走上正轨。财报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苏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7%,全年业绩逐季向好。
从资产负债角度,2014年负债合计547.7亿元,2013年535.49亿元。据2014财报,广告促销投入的增加,人才引进的人员费用,物流业务投入,以及公司债利息和并购贷款融资利息等导致了财务费用的增加。
黄渊普分析道:“(苏宁)线上还处于投入阶段,线下整体来说也是在萎缩。线下赚钱越来越难,线上又在投入,导致利润率下滑比较明显。”
王小星表示,这是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转型可能就死了,关键是布局未来。
2012年弘毅资本在有下滑趋势之时仍入股苏宁,一直是苏宁云商的忠实支持者,记者致电弘毅,对方表示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对标互联网企业,裂变能否成功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天猫排名第一,占57.4%份额;京东列第二,占据21.1%份额;苏宁易购位于第三,占3.6%份额,成为第三大体量的电商,和唯品会不相上下。
王小星认为,苏宁的改革在国内相对于其他在转型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做得比较好的,虽然主营业务没有赚钱。苏宁大概是2-3个国美的规模,但转身还是比较困难。
关于新苏宁,张近东解读为“苏宁已经走过了蹒跚学步、稳健迈步阶段”,他还表示,苏宁将不再分线上线下,整体增长将全面对标互联网公司。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