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按下降本增效“快进键”
作为全国农村物流达标县,泗阳县紧扣“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方向,通过网络重构、模式创新、数字赋能三维发力,打造县域物流降本增效的“泗阳样本”。2024年全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5%,较2020年下降2.1个百分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织密三级网络,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
创新“交邮商快”融合模式,泗阳县构建“1+13+237”物流服务体系。投资380万元建设县级共配中心,整合邮政、韵达等6家快递企业资源,实现日均15万件包裹统一分拣、仓储和配送。在乡镇层面,将8个农村客运站改造为综合运输服务站,配备智能分拣设备,实现“快递+商超+金融”多业务叠加。
此外,泗阳县聚焦村级服务点依托党群中心和商超布设,实现24小时内配送到村,全县55个村级站点年助销农产品超400万元,有效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2023年,泗阳县农村物流服务覆盖100%行政村,农产品进城时效提升40%,工业品下乡成本下降18%。
激活水运潜能,打造多式联运“新枢纽”
坚持“公铁水”齐发力,泗阳县依托“一站—一带—两环—三港口”区位条件,通过政策宣传与积极引导,强化物流企业培育,扩大物流企业规模,目前公路运输拥有道路物流运输企业279家,其中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4家,货运车辆6231台、载重质量8.7万吨。
据了解,现有三个物流园区,分别是泗阳临港物流园、城北零担物流园、李口电商物流园。水路运输主要载体为泗阳港,港内现有集装箱船舶公司6家,开通8条内贸集装箱航线,1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在泗阳港至宁波港(601018)集装箱航线开通后,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2万标箱,物流成本降低15%。
创新运营模式,构建智慧物流“生态圈”
泗阳县引入京东物流智能分拨系统,实现仓储、运输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物流时效提升30%。在农村物流领域推广“区块链+溯源”技术,开发“泗阳优品”电商平台,整合县域特色农产品资源,通过产地仓直发模式减少中间环节。
针对工业物流需求,泗阳县推出“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为桐昆新材料等企业提供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分销的全链条服务,企业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8%。2024年,整合社会运力超1000辆,线上交易规模突破5亿元,物流企业平均配载率提升至92%。
强化政策保障,营造物流发展“优环境”
泗阳县重点支持冷链物流、智慧仓储等项目建设。对新开辟集装箱航线给予100万元/年补贴,对购置新能源运输车辆的企业给予30%购置税补贴。
建立物流企业“白名单”制度,在通关报验、车辆通行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企业物流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此外,通过“苏科贷”“物流保”等金融产品,2024年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融资超12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县规上物流企业营收年均增长20%。
面向未来,泗阳县将重点推进临港物流园建设,打造集仓储、保税、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枢纽。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县物流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培育5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建成苏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物流成本洼地和效率高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物流保障。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