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铁总若打造铁路供应链平台,能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2018-12-21 09:26:44 点击:
来源:亿欧网 作者:刘大成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运输结构调整的政策红利和资本投入可以快速提升铁路货运运量,却难以整体快速降低铁路货运成本和提升铁路货运利润。利用双向重载集装箱班列深度融合大型企业内部物流及供应链,可以大规模降低物流成本,获取供应链高额利润。

qita-tieluyunsu.jpg

《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在给铁路货运带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铁路货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落实到铁路运能方面,可以概括为4个方向:提升大秦等铁路煤炭专线运能及邯黄等既有铁路干线综合利用效率;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丰富编组形式,增加多频次多样化班列产品;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水平,深化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推动与路外企业合作模式实现全程物流服务。

运量运能互保协议保障了充沛的运量需求,铁路专用线使得大宗货运变成近似“门到门”,多样化班列则缩短了铁路运输周期。

政策红利短期内必然大幅提升铁路运能运量,加强铁路货运在大宗长距离运输的竞争优势。但铁路货运想在市场长期获取竞争优势,还需补齐短板,在降低成本、提高响应和提升供应链赢利能力等3个方面做足文章。

市场机制下,铁路货运在未融合到煤炭企业、用煤大户和煤销中间商的供应链平台时,所谓的“互保长期协议合同”难以成为市场常态。政策红利出尽,煤炭企业会优先选择将合同煤卖高价,用煤大户会优先选择购买市场低价煤,铁路只依据长协合同立户但却无法了解合同执行情况,“长协合同+铁路运输计划”反倒演变成四方均可权力寻租的温床。

铁路专用线可以解决铁路大宗货运“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进矿/厂/区/港的接驳问题。多样化班列可以缩短客户响应周期,但产业结构导致的单向物流却使铁路货运难以达到公路货运“结点成网”“重去重回”的低成本优势。

“北重南轻”的工业产业结构与“西多东少”的矿产资源结构造成了大宗货物单向流动,流向严重不平衡。对应18个路局公司的利益诉求也严重不对等,发运量大的路局诉求是提升装车发运能力,而非接收,管内货场多提出“以发定到”,只欢迎其他路局的排空车辆,难以释放货场空间来接取本地工矿企业需求的矿石等大宗货物,呈现“重去空回”现象。

解决的办法是介入大宗企业供应链形成铁路供应链平台,实现“铁路运输+生产”“商贸+供应链金融”的“运贸融一体化”。铁路应尝试将路外资源纳入要素禀赋配置中,从单纯运输企业演变为全程物流服务商。

如太钢集团是太原局管内最大非煤企业,其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严重依赖铁路货运,产业链条覆盖非洲矿产、国际海运、港口和公路货运。如果太原局利用运力与太钢集团、资本方及市场运营企业捆绑形成新型共享供应链平台,深度介入太钢产业链,形成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乃至生产物流的全程保障服务商,也必然共享太钢供应链的利润提升。

可以根据双流向需求的铁矿石、不锈钢和焦炭等货类的融合,在天津港、黄骅港等港口与太钢铁路专用线构建适用货类融合的跨局双向重载35吨敞顶集装箱班列,不仅可以较好地发挥“重去重回”的低成本优势,更可以便利地通过多式联运、无车承运和云服务平台实现铁路供应链的全产业链收益,而太钢也可以从传统制造企业向供应链创新企业迈进。

关键字: 铁路货运,运输,供应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