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无人超市落地搭建 马云吹过的牛又成真一个
最新的消息是,原定计划于今年7月份落地的Amazon Go将会延期,主要也是因为亚马逊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相比Amazon Go,淘咖啡把支付功能设计在了分拆到了离店时的“支付门”上,货架区则是用视频信息捕捉来优化运营,帮助结算。
同时,淘咖啡有一套复杂的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即使用户不看镜头的情况下,超市也能精准地捕捉到用户的生物特征。
比如,你拿到某一样商品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会被记录下来帮助商家判断某款商品是不是让人满意;
再比如,捕捉消费者在店内的运动轨迹、在货架面前的停留时长,指导商家来调整货品的陈列方式和店内的服务装置。
不过,虽然听起来非常黑科技,但是我买个东西的一举一动都被马云爸爸给关注着,听起来还是有些瘆人啊!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不仅仅是降低人力成本
未来,所有的无人超市,它最重要的目的当然是降低人力成本。
或许收银员是这波浪潮中最大的受害者,建议读者如果身边有做收银员的朋友,真的可以开始考虑跳槽了……
不过,无人超市的卖点显然不仅于此,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把“超市”这个高频场景中的人群,变成互联网意义上的“用户”。
拿“淘咖啡”举例,为什么它是一个从实验室里出来的项目?这是因为它的背后牵扯到一套完整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
既打通线上、也连接线下;虽然身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的环节,也需要借助其它几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帮助,像是芝麻信用、生物识别等蚂蚁金服的各类IoT技术方案。
据传,淘咖啡正在进行内部的压力测试,就现有的技术流程来看,超过Amazon Go一共20人的人数限制是很轻松的。
那么,阿里的想象力?
目前来看,无人零售的项目未来极有可能会让天猫超市牵头。
和亚马逊一样,阿里已经布局了大量的线下业态,假如这项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因为缩减人力成本的诱惑,对于下面这些实体超市的改造速度将是惊人的。
再说了,如果能抢到大量线下场景,支付宝的身份+支付系统就能夺回很多被微信支付抢走的小额支付场景。
当然,前提在于手握永辉超市的刘强东还没有开始推进无人零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邦哥可以再被打脸。
最后来看一看一个潜在的风口行业——
从年初的去哪儿前CEO庄辰超再创业做爱鲜蜂;
到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获创新工场3000万投资;
再到Amazon Go和淘咖啡这种摆脱传统扫码的新无人技术;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线下零售的场景正在被哄抢。
假如创业公司能够把更多的线下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用户,在这个线上流量枯竭的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