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故事-陈欧】31岁竞争人生,不安全感造就赚钱的偏执
家里的电脑被放在陈欧父母的房间,由于工作繁忙,父母时常不在家,陈欧常常溜进父母的房间开始打电玩,外出回来,父亲时常会摸陈欧的被窝,“如果被窝是冷的就赶紧跳进去”,或者摸着陈欧的脉搏试探他是否说谎。一旦被父亲查出说谎的结果就是,“一顿暴揍,哭得越惨,打得越惨,还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边打一边教。一边揍你,还不允许有反应,知道吗?”陈欧告诉记者。一次,陈欧去游戏厅打游戏被母亲抓住,陈欧的父亲紧接着赶来,告诉陈欧跪下,接着棍棒相加。
几十年后,陈欧的高二英语老师漆小菊部分验证了陈欧的说法,她曾是陈欧高中毕业出国留学前为其辅导英语口语的老师,她去陈欧家家访时,多数时间由陈欧的母亲接待,在她的印象中,陈欧父亲多数时间不在家,但对陈欧要求极严,“陈欧父亲的一句话、一个电话,安排陈欧做什么,对陈欧提出什么要求一般都能到位。”
家访中,陈欧母亲在老师漆小菊面前谈起陈欧时,“你就会看到一个幸福的妈妈,脸上洋溢着很骄傲的笑容。”不过,这位英语老师也偶尔窥视到这个家庭严厉家教的一面,一次,她去陈欧家里时,陈欧玩游戏时间玩长了,陈欧的母亲会当着漆小菊的面吼他。
现在很难了解小陈欧为何要在父亲如此的强压下仍然要寻求机会突破管束,这究竟是出自孩子对竞技类游戏天生的激情还是对在父母束缚下侥幸挣脱后带来快感的痴迷。陈欧对《博客天下》的回答是,“父母管得越严,玩得越嗨!”
这场父子战争的最后,陈欧觉得这是一个很累的感觉和过程,“你希望自己把握命运,我当时一旦能够出去,我觉得还是能够按自己规划去走人生。”
事实上,长大的陈欧所经历的商场游戏也一直没有摆脱童年时父子大战所遵循的规则,即努力摆脱别人的轨道,订立自己的行事规则。
陈欧的父亲告诉《博客天下》,自己是一个“披着民主外衣的典型的封建主义家长”。在家里,陈欧跟父亲商量事情,虽然经过了商量的程序,但事前陈欧父亲早已经拍板,最终也没有商量成。陈欧父亲坦承,“我表面上是民主的,但骨子里还是独断的”。
在陈欧16岁前,这位父亲牢牢地控制了儿子的发展轨迹,陈欧偶尔在游戏世界的出轨并没有打破父子力量的均衡。陈欧16岁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此后创建了GG游戏平台(后改名为Garena),为了给创业拉投资,陈欧在父亲的说服下申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MBA。而上学刚上一半,这位互联网滋养的创业新贵开始后悔了,他不可避免地与父亲爆发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冲突。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