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跨境电商成外贸新引擎 未来几年增长率将超30%
相比之下,跨境电商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都有较好保障,且随着跨境电商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蓬勃发展。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6.4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环比增长38.9%。
易观智库副总裁、首席分析师李智表示,伴随国际经济整体低迷,中国进出口增速持续降低。不过,跨境电子商务的表现却异常亮眼。出口是支撑中国跨境电商贸易的主体,达到了整体的80%。
9月21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7.3%。
电商战略分析师王旭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低迷态势,而跨境电子商务则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跨境电子商务行列,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从规模到质量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
合作模式逐渐增多
随着中国网民的消费需求不断转型升级,进入2015年,跨进电商备受各方追捧。
与传统的电商模式不同,跨境电商与国外品牌展开深度合作日趋流行。日前,网易考拉海购就宣布与欧洲最大的食品集团之一Hero集团的大中华区独家授权总经销商香港永续资源有限公司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内首发了Hero集团旗下Hero Baby白金版婴儿配方奶粉。对此,网易考拉海购CEO张蕾表示,对于中国消费者尤其妈妈用户来讲,她们需要的是正宗、安全的食品,网易考拉海购直接与海外品牌方建立联系,直采直销保证品质。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平台在泰国曼谷宣布,将携手泰国商业部及泰国品牌联合推出泰国美食生活年卡,将泰国的美食、乳胶家纺、旅游等产业直送中国消费者。
泰国商业部常务秘书长Vuthichai表示,随着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深化,中国的消费者对泰国的文化和特色产品接受程度非常高。“泰国的品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将泰国的农业、乳胶业等优质商品直送中国,达成了很好的成交,带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
京东采用的则是“自营+平台”的模式。其中,自营模式是京东自主采购,由保税区内专业服务企业提供支持服务;而平台模式则是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引入海外品牌商品,销售的主体直接就是海外的公司。
而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进口商品直采资质的1号店表示,从2011年初开始引入跨境品类后通过与美、澳、韩、英等多国驻华机构合作,与海外品牌的合作不断加深,不仅让其进口商品资源上得到了保障,也使得其业务发展有了质的飞越。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