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下中国需要怎样的港口?

时间:2015-08-26 21:42:33 点击:
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此外,香港的港口也新建有新兴的仓储管理系统、零售管理系统及全球追踪系统,加强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使整个供应链更有效率。

由于香港港口的信息化系统,不但为各大进出口贸易公司、各大工厂、海外买家和采购商,提供统一的电子贸易平台,也为这些公司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这提供了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香港在亚洲各大港口的竞争力,有助于香港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中国内地的港口可以考虑香港的港口发展经验,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实现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各个参与者能够无缝对接,以此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在多元化方面,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要突破以推高装卸数量来竞争的思维,要转向航运金融、海事资产管理等高增值服务发展。

港口多元化发展方面,新加坡和伦敦的港口则可以提供经验

伦敦的港口业务当年受到欧洲其它国家新崛起的港口冲击,难以保持优势。面对这种冲击,伦敦的港口转变了过去那种港口运营商的单一角色,开始多元化发展,开始提供航运金融、保险、经纪、咨询等综合服务,这种多元化发展反而促使伦敦港口发展成为连接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纽带,在航运金融服务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新加坡的港口同样是多元化发展,他们改变了以码头装卸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业务,转向发展知识密集型业务,致力吸引外国航运公司、海事公司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以及培养更多的具国际视野而且能灵活变通的航运人才,这些动作巩固了新加坡港口作为区域航运中心的地位。

因此,中国沿海的港口未来要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可以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立联盟关系,加强各大港口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考虑提供航运金融、保险、经纪、咨询等方面综合服务,以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在个性化方面,荷兰的鹿特丹港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为了跟上全球贸易、国际运输和物流的发展趋势,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进行功能调整,包括改变港务管理的传统职能、扩大港口区域、允许设立船公司集装箱码头、促进发展腹地交通、促进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信息港、促进更为有效的海关服务、推销配送园区概念等。

尤其重要的是,鹿特丹港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运输,非常规的私人定制的方式,来吸引客户,满足客户的要求,以此同时,还给客户提供中转服务与多式联运相结合等服务。

由于鹿特丹港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促使鹿特丹港物流中心的配送园区成为许多企业在欧洲建立的配送中心的所在地,也是小企业把货物交付一个能保证实时送货到全欧洲的放心的物流服务商。这也是鹿特丹港吞吐的货物80%的发货地或目的地不在荷兰,大量的货物在港口通过一流的内陆运输网进行中转,在48小时内可运抵欧盟各成员国的目的地的原因。中国沿线的港口要加强竞争,在个性化服务方面也要相应地增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一带一路,港口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