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电商化 暗战跨境电商体验店
记者观察
竞争背后是综合实力的体现
互联网+、电商、自贸区、跨境、全渠道……进入到2015年,本地零售企业集体发力,打造出在国内商界颇有影响力的热词。但商业概念有了,就一定可以带来业务上长足的增长吗?未必。新的商业模式只是在市场上带来一定的关注度,能否如愿以偿实现跨越式的增长,还得要看企业的综合实力。可以说,零售业的竞争其背后就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例如你的物流、冷链等是否可以无障碍地支撑业务在本地乃至国内的展开;你全球采购的货品无论是种类还是价格是否比别人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你的售后保障、服务举措能否跟得上如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步伐等。全新商业模式为国内传统零售企业打开了一扇门,至于门可以打开多大、能不能让企业跨过这个门槛进入到全新天地去,还得要看接下来它们的商业动作和营销组合拳。
国内大型零企电商化进阶一览表
●2015年3月5日
家乐福中国发表新发展战略及组织架构的声明,宣布推出新的邻家业态“C arrefourE asy”便利店,在中国开展电子商务O 2O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结算方式。
●5月26日
沃尔玛在深圳推出大卖场O 2O服务平台“速购”,该平台包括了“沃尔玛”手机A PP、供顾客自提货的门店“速购服务中心”、以及线上线下多种移动电子支付方式。
●6月19日
华润万家官方网上购物平台———e万家主站和跨境频道正式上线。7月1日,跨境电商实体店落户深圳前海自贸区,所有跨境商品均由香港直供,其最大卖点为超低免税价格。
●7月23日
沃尔玛宣布收购1号店余下股权,从而实现全资控股。业界认为,沃尔玛将加速发展电商业务,实施“为线上、移动端和实体店顾客创造无缝联接的购物体验”商业战略。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